欲借恒驰汽车“翻盘”? 许家印动员员工卖车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龚梦泽
历时4年、翻盘投入474亿元的欲借印动恒驰汽车已于7月6日正式开启预售,如今恒驰汽车的恒驰工作重心由造车转为卖车。
7月11日,汽车《证券日报》记者从恒大方面获悉,工卖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内部召开了一次会议,翻盘参会人员包括物业板块及汽车板块相关高管,欲借印动主要针对恒驰汽车销售事宜,恒驰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汽车推广力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恒驰5销售。工卖
据知情人士透露,翻盘恒大物业也召开了内部会议,欲借印动会议下发了恒驰5销售考核任务,恒驰具体考核任务将细分到每个项目,汽车具体销售考核指标将根据小区业主数量决定。工卖
作为恒大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已于7月6日正式开启预售,其定位于A级SUV,是恒驰汽车9款车型中价格最便宜的车型。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表示,恒驰5综合补贴后预售价为17.9万元(豪华版),恒驰5将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预计今年10月份开始交付,计划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1万辆的交付。
“这个价格诚意满满。”刘永灼如是说。
据记者观察,恒大集团出现债务危机后,许家印对恒驰汽车的销售寄予厚望。此次恒驰5正式进入预售阶段后,销售能否达到预期,对恒大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打消用户疑虑,刘永灼表示,此次恒驰5预售,预售订金、大定及购车尾款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滨公证处进行专户监管,用户在交车时才需付车款,提车后15天内可退车并退款,且所有购车款直接打到公证处专户。若用户未成功认购,预售订金将从公证处专户全额退回。
而在7月11日举行的内部会议上,针对恒驰汽车的销售,许家印要求恒大上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销售。同时,对于与一线业主打交道较多的恒大物业,恒大集团也希望其加强内部沟通和协同,进一步为促进汽车销售做贡献。
根据恒大汽车此前规划目标,该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10年内,恒大将实现由房地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新网9月1日电 据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9月1日消息,《关于“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日发布。其中明确,为进一步方便住房公积金业务跨市域办理 ...[详细]
-
午评:大小指数走势分化创指大涨超3% 光伏、储能板块延续强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7月14日消息,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随后走势分化,沪指维持窄幅盘整,创业板指大涨超3%。板块方面,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赛道延续强势,两轮车、军工 ...[详细]
-
封面图 |《托斯卡纳艳阳下》剧照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风马牛来源: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最近,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又整了一个大新闻。他被曝「劈腿」女下属,还生了两个孩 ...[详细]
-
SHANGHAI GROWTH6月末每股资产净值为0.22美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日经中文网21日报道,日前,任天堂于线上召开经营方针说明会,社长古川俊太郎出席并表示,目前还没有硬件涨价的打算。据报道,针对日元贬值的影响,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表 ...[详细]
-
中新网7月14日电 农业农村部1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生猪生产座谈会。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生猪存出栏量保持稳定,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域,生猪养殖扭亏为盈。会议指出,受部分养殖 ...[详细]
-
近期烂尾楼停贷风波发酵:银行地产齐跌,招行跌4%龙湖集团跌9%
银行地产暴跌,H股一度暴跌8%,目前跌幅收窄至4%,近期烂尾楼停贷风波发酵。其中,邮储、招行跌超4%,跌近9%,服务跌8%,合景泰富、中骏集团跌超6%,、碧桂园、旭辉控股等跌超5%。近日,西安、长沙、 ...[详细]
-
“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形势等基本面情况,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央行货币 ...[详细]
-
北京农商银行付东升: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在“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表示,农商银行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详细]
-
将自己逼入绝境历时月余、两度延期,美好置业终于在昨日回复了交易所对2021年度报告的问询函,进一步暴露了公司的窘境。传统地产业务已逐步退出,很难持续贡献利润;现代农业一直亏损,在2020年和2021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