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毁约应届生,中国平安还“平安”吗?
来源:财经无忌
(601318.SH),平安似乎成了众多应届生的大面“负心人”。
2022年6月8日,积毁届生职场博主“公司茶水间”发文称,中国中国平安大面积毁约2022应届offer。平安据《新黄河》不完全统计,平安6月以来,大面已有100多位校招和社招的积毁届生求职者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不能如约入职中国平安的求职遭遇。
不过在中国平安的中国官方话术中,招聘形势却一片大好。平安2022年6月19日,平安北青网发布的大面文章中,中国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对外表示,积毁届生预计今年校招、中国社招的平安新员工将达7万多人,“平安集团及各成员公司正按照年度人力计划,稳步推进2022年新员工招聘工作。”
针对互联网上的毁约应届生传闻,盛瑞生也明确表示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此前,由于个别单位因业务结构调整,极少数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低于总招聘岗位的千分之一。”
中国平安主观上固然可以将“毁约应届生”一事放小,但结合就业市场的趋势以及中国平安具体的业绩来看,该事件或多或少也折射出了中国平安的内在困局。
其实从整个就业环境来看,中国平安“毁约应届生”一事并不是孤例,恰恰反映了疫情反复背景下,经济下行使企业承压和应届生人数创新高之间的矛盾。
教育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收入破千万人,达1076万人,同比增长18.37%。
与此同时,因疫情反复,生存压力陡增,企业在招工问题上也变得越来越谨慎。智联招聘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Q1,高校毕业生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71,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这两种对立的趋势,给应届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4月中,应届毕业生中,仅有46.7%找到工作,同比降低16.1%。
其实不止中国平安,自2022年4月以来,从新能源车企理想、小鹏,到互联网厂商有赞、转转、虎牙,均被爆出毁约应届生。
比如,2022年5月中,话题“小鹏汽车被曝毁约20余名应届生”就登上微博热搜。新浪数据显示,该话题共收获1.7 亿次阅读,6517次讨论。
对此,小鹏也气定神闲地表示:“由于部分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涉及了少量应届毕业生和相关员工的调整,我们会继续沟通,妥善处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部分企业仅仅和应届生毁约不同的是,中国平安的在职员工规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末,平安系在职员工数为35.59万人,而一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6.2万人。一年时间,中国平安的员工数降低了1.69%。
按照中国平安官方发布的消息,“预计今年校招、社招的新员工将达7万多人”,这也意味着,2022年,平安系在职员工数将突破42万人,增长18%左右。
不过结合中国平安官宣的应届生调整策略来看,这一数字或许并不可靠。中国平安官方表示,2022年的招聘中,只有不到“总招聘岗位的千分之一”出现了岗位调整。也就是说,只有不到70个工作岗位发生变化。
但《新黄河》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6月,已有100多位求职者未能如约入职平安系。针对仅70个工作岗位调整的说法,“多名求职者予以否认”。
反过来考虑,如果2022年中国平安真的能解决“7万多人”的就业,那么怎么还会出现与应届生毁约的问题呢?
智能汽车行业仍在如火如荼地发展,2022年造车新势力毁约应届生,更大意义其实是纠“左”前期组织急剧膨胀。对比来看,保险行业持续承压,或许也暗示,中国平安毁约应届生,源于自身业务上的困局。
疫情反复,不止重创餐饮、物流等产业,也让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陡然增加。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6.18亿元,同比下跌 28.99%。
2022年Q1,中国平安的核心业务数据继续保持“下探”态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430.47亿元,同比增长10.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58亿元,同比下跌24.1%。
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中国平安的“压舱石”,长期贡献公司60%左右营运利润的寿险和健康业务大幅度“回撤”所致。
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寿险和健康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为378.98 亿元,同比下跌23.6%;新业务价值率27.8%,同比下跌5.5%。2022年Q1,上述两个数字分别为125.89亿元,同比下降33.7%;新业务价值率24.6%,同比下跌6.8%。
新业务价值是保险业务最核心的数据,与净利润有直接联系。纵向对比可以发现,近一年以来,中国平安寿险和健康业务无论是基本盘还是创收能力,都在不断收窄。
中国平安的寿险和健康业务持续承压,固然与疫情反复,让消费者市场越发冷淡有关,但更重要的,也与中国平安选择走低价路线有一定联系。
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盈利能力相对更优的“长期保障型”险种新业务价值为125.12亿元,同比下跌51.4%,营收占比从此前的过半降低到33%。盈利能力相对更弱的“储蓄混合型”险以及短期险则有明显提升。
与之相应的,中国平安代理人队伍还在继续调整。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末,中国平安寿险代理人为60.03万人,同比下跌41.4%。
短期来看,中国平安的寿险和健康业务向“薄利多销”型产品倾斜,并且代理人规模不断收缩,显然会影响平台的创收能力。
但反过来考虑,在人口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依靠“薄利多销”型产品引流,再加上优化人员结构,带来的代理人综合素质提升,未来中国平安寿险和健康业务其实也有可能走出一条由“量”到“质”的升维路线。
由于升维路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阶段中国平安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要给资本市场描绘出一个切实的“第二条曲线”。
过去十年,在寿险和健康业务之外,中国平安还一直给资本市场讲科技业务的“故事”。一方面,科技业务与“未来”的联系更为紧密,另一方面,新兴业务还能同步赋能中国平安的险和健康业务。由此来看,中国平安的“第二条曲线”确实具备想象空间。
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平安科技业务营收为992.72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营运利润为79.48亿元,同比增长19.5%。整体来看,中国平安科技业务的增速亮眼,不过细分到不同的公司,中国平安的科技业务又面临“套娃式”讲故事的困境。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该公司致力于通过会员制、O2O、HMO模式等方式,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
通过财报来看,2021年,平安好医生包括商城在内的健康服务收入为50.4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68.8%。这意味着,平安好医生更大意义上是一家医药电商平台。另一方面,2021年,平安好医生净亏损达到了15.39亿元,创公司净亏损新高,依然需要中国平安输血。
资本市场对中国平安下辖的科技平台反应愈发冷淡。据统计,相较于近几年的高点,汽车之家、陆金所以及平安好医生的股价分别下跌了45.57%、68.22%以及83.38%。
面对下辖科技平台的此种市场表现,中国平安似乎也想套现离场。2021年11月,路透社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中国平安拟寻求出售汽车之家44%的股份。财报显示,2021年,汽车之家营收为72.37亿元,同比下跌16.4%;净利润为22.49亿元,同比下跌33.96%。
整体来看,虽然已经“画饼”十年有余,但是科技业务的终归没能成为中国平安强势的增长极。财报显示,2021年科技业务仅给中国平安贡献5.4%左右的营运利润。
一方面,核心的寿险和健康业务持续萎靡,另一方面,科技业务又没能在适当时候站出来,让资本市场看到中国平安的想象空间。投资者纷纷开始用脚投票——中国平安A股和港股股价分别创四年来新低。
以港股为例,2022年1月,中国平安股价为103.1港元/股,截止2022年6月20日收盘,中国平安股价仅为51.15 港元/股,下跌50.39%。
总的来看,虽然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复,经济下行,使得中国平安和大多数公司一样,毁约应届生,但是该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了中国平安的主业萎缩、新增长极难当重任的内在焦虑。
不过好在,中国平安并没有就此“躺平”。在主业触顶、第二条曲线还是“虚线”的背景下,中国平安一方面希望通过“改革”使主业降板增效,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医疗健康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描绘出强有力的第二条曲线。
中国平安的未来是上演大象难转身还是涅槃重生,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百科)
-
近日,在上海工作的徐女士向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她在浙江慈溪捷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骏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轿车,提车次日发现车辆有补 ...[详细]
-
新华保险将于8月10日派发2021年A股现金红利每股1.44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预申请保证金机制下,年内天津市二批次集中供地还是出现“意料之外”的地块流拍。8月1日,天津市第二批集中供地收官,11宗涉宅地块最终9宗底价成交,2宗流拍,总成交规划建 ...[详细]
-
IT之家 8 月 1 日消息,据工信部网站,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现已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 ...[详细]
-
【校立观点】:11月22日,随着在昨日收定为一根中阳线,那么,美元指数正式开启上涨的基调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原因很简单,美元指数在经过上周调整后,已基本构筑短期底部,而接下来只要价格能够延续上行,那就是 ...[详细]
-
李常青指出,建汽车报告事故制度,组建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协作网,发布了针对汽车远程升级、OTA的监管政策指导文件。8月1日,第九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开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二级巡视员李常 ...[详细]
-
断料、董事长被限高?正邦科技一日连发两公告能否让投资者安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截至2022年3月末,总负债为406.8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03%《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子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7月25日早间和晚间,江 ...[详细]
-
[环球网报道]据香港星岛网报道,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推出微信官方账号,并于今日8月1日)正式启用。新增设的微信官方账号设有举报功能,市民可直接在对话框提供与国家安全的相关资讯或举报。报道称,国安处表示 ...[详细]
-
“卤蛋切好了,三号链接小卤蛋走起来”。汪小菲和大S新一轮的“撕杀”,在张兰认真搞事业的直播带货中走向尾声。3天8场直播,累计GMV超千万,超6成来自汪小菲的麻六记。其中,39.9元的酸辣粉截止目前,已 ...[详细]
-
8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涉华表态提问。赵立坚表示,我注意到,阿德恩总理还提到,她愿同中方进行接触,举行面对面的访问,她还说愿意率商务代表团访华,在双边关系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