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5年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杭州市政府近日出台《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杭州方案提出,打造到万力争到2025年,业集业平亿元杭州市产业平台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群力市场主体更加壮大、争到值达亩均质效加快提升、年产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台产产业生态更加良好。杭州杭州市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打造到万主导产业占比提高到60%以上,业集业平亿元打造6个省高能级战略平台,群力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争到值达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年产
方案要求,台产杭州市紧盯“打造产业兴盛的杭州新天堂”发展目标,通过聚力发展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特色优势重点产业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硬核实力,加快培育形成若干万亿、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杭州市产业平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根据方案规划,杭州市将围绕“一园一主业”发展模式,引导杭州市产业平台根据各自产业定位,聚力发展2—3个主导产业,并通过实施“做强链主企业、拓展产业空间、推进精准招商、建设创新载体、完善公共服务、用好产业基金”等措施,形成“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格局。
方案要求做强链主企业,拓展产业空间,推进精准招商,建设创新载体,完善公共服务,用好产业基金。支持产业平台聚焦主导产业,加强对系统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带动能力强、年产值不少于20亿元的链主企业的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需求。支持产业平台创新运营管理模式,通过鼓励有实力、有技术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建设、产业培育、投资运营等专业化服务,打造一支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推进精准招商。
方案提出,到2025年,杭州市创建主导产业相关领域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0个以上、省级以上“双创”平台300个以上,杭州市各产业平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超5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2023年底前,杭州市产业平台实现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据悉,此方案自2022年12月17日起施行。(刘晓莉)
(责任编辑:知识)
-
世界杯“赌球”?非法博彩拉人称高赔率、有比赛内幕…别上头!来源:北京商报当地时间11月20日17时40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开幕式上,历届世界杯歌曲再唱响、吉祥物重现,情怀满 ...[详细]
-
据极目新闻,有网友爆料称,韩国进口的三养SAMYANG)火鸡面存在保质期双标的问题。其在中国销售的保质期显示为12个月,但官网韩文版同款商品却标注保质期为6个月。三养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三 ...[详细]
-
国海策略:利差倒挂并不意味着市场将再次面临大幅回调 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三条线索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策略研究1、2002年以来中美利差共出现4次显著收窄甚至倒挂,分别发生在2002年Q1-2004年Q2、2005年Q1-2007年Q3、2 ...[详细]
-
“长春民政”微信公众号9日消息,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发布澄清声明,关于网上传播朝阳沟殡仪馆作为长春市疫情防治隔离场所的视频,纯属谣言。疫情发生期间,长春市殡仪馆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因殡仪馆没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周,A股略有上涨,上周二涨幅相对明显,其余几天小跌。上证综指全周涨0.32%至3097.24点,深综指、深创业板综指周涨幅分别为0.56%、0 ...[详细]
-
本报长春4月8日电 记者朱思雄、郑智文)4月7日8时至8日8时,吉林省吉林市开展的最新一轮覆盖社会面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完成。记者从8日召开的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国家疫情防控有关规定, ...[详细]
-
● 本报记者 倪铭娅4月8日,《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布实施已满一周年。一年来,海南电子处方中心、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相继建立,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逐步显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昨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证监会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的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详细]
-
天眼查App显示,11月18日,深圳市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张近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由周以祥接任。深圳市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由苏 ...[详细]
-
注意!“天气预报”“好医生”等16款APP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被通报
被通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6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1、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