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2025年前京津冀产业规模将超千亿
随着碳中和、氢能前京千亿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即将进入津冀将超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商业新兴产业。在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上,化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年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产业保守估计,规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氢能前京千亿2060年占比将达约15%,即将进入津冀将超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商业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化阶与电力协同互补,段年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产业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规模新兴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氢能前京千亿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韩布兴认为,“碳中和涉及多学科领域,最核心的科学问题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他强调,氢为物质与能量转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其有效应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氢能将被广泛应用在多个能源部门,并且需要提高到目前应用水平的六倍以上。”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甄崇礼介绍,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出口国,“澳大利亚希望新能源、氢能能在未来成为其能源出口的重要部分,把丰富的‘阳光’出口到全世界。”
全球氢能产业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近年来,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速,氢能应用的推广也在持续加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氢能协会燃料电池分会主席李献国指出,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拥有众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长时间储能,边远无电网地区供电,备用电源、应急电源,交通运输等方面。
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智蓝新能源总裁秦志东看来,全球氢能产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商业化阶段。“中国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处于规模化前夕。”他表示,我国氢能产业从制氢-储运加-应用,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受顶层设计、政策利好拉动,氢能产业正稳步发展。
“随着产业的逐步完善,我国商用车氢能时代已经拉开序幕。”秦志东表示,不同于国外以乘用车为主的发展路径,中国氢燃料以商用车为切入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1年,中国建成加氢站数、在营加氢站数、新建加氢站数实现全球三个“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据北京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贾文利介绍,中国石化具有丰富的制氢用氢经验和较强研发实力,氢气生产和利用规模国内领先,具有发达的交通能源销售网络,具备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统筹发展的优势。目前,中国石化正加快构建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不过,作为正处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氢能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是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重点,“我们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可能较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3个应用方向:资源地绿氢+化工就近利用、工业园区风光氢储微网供能、工业园和物流园绿氢叉车。”
预计2025年前京津冀氢能产业规模超千亿
“发展氢能产业,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表示,北京市氢能产业起步较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基础、支撑要素和应用推广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成为奥运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奥运场馆主要运输工具,实现了氢能应用“从1到100”的跨越。
据彭雪海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强化政策引领和产业培育,推动氢能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同时推动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北京市将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3-4家国际一流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过1万辆。
在北京市氢能产业的布局中,昌平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区‘能源谷’是北京市先进能源产业主要承载区,链接三大科学城氢能产业创新资源。”昌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杨仁全表示,昌平区制定了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了“十六条”精准扶持政策,前瞻布局了“氢动未来”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形成了从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到发动机和汽车的完整链条,创新发展优势显著,已经成为昌平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主要支撑。
杨仁全透露,下一步,昌平区将深入实施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升级打造氢能政策2.0版,聚焦福田、三一等龙头企业,利用氢能终端制造倒逼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吸引关联企业集聚,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系统、氢能装备等上下游企业补链强链,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刘丽丽)
(责任编辑:探索)
-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好像小编已经很久没有与你分享关于理光、宾得的相关资讯了,早在八月初,宾得公司更新了关于K卡口单反镜头开发路线图,并揭露或将推出了一枚最新的100mm微距镜头,新镜头被命名为HDPe ...[详细]
-
3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浦东120急救中心的调查情况,以下为全文:针对网上反映的在航昌路376弄小区120急救医生未向求救患者施救的情况,我委立即连夜启动对120急救中心的调查。现将调 ...[详细]
-
标普全球在其最新的美国钢铁市场参与者调查报告中称,美国成品钢价格持续上升,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乌俄冲突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美国国内钢铁生产商宣布涨价。标普全球表示,91%的受访者预计4月份钢铁价格 ...[详细]
-
粤海投资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47亿港元同比增长4.1%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9618)“买入”评级,将2022-24年盈利预测上调0%至14%,目标价由286港元上调至290港元。公司Q3营运利润表现优于该行预期,主要是京东零售盈利能力高于该行1个百 ...[详细]
-
证监会:被美SEC列入退市风险清单的企业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就美国证监会(SEC)主席近日对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关切答记者问。问:请问证监会对美国证监会(SEC)主席近日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关切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近日美国SEC主席接受媒体 ...[详细]
-
3月30日晚间,发布2021年年报。整体来看,顺丰过去一年跨上了新台阶,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总业务量也超过百亿票,但受累于第一季度的巨额亏损,顺丰全年利润仍打了折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详细]
-
3月30日0-24时,辽宁省新增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其中沈阳市报告7例、营口市报告2例均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4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沈阳市报告26例、大连市报告3例、鞍山市报告 ...[详细]
-
来源:牛耳财经吴亚军表面告退其实仍然站在龙湖身边,陈序平接班能否玩转“去地产化”尚未可知。11月18日,龙湖集团HK.00960)以20.1港元报收,距离10月31日的最低点涨幅超过了176%。但距9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