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装修有什么猫腻?这位分行副行长借集采受贿1325万
原标题:银行网点装修有什么猫腻?银行这位分行副行长借集采受贿1325万
非常典型的金融系统非典型案件。
在金融反腐不断深化过程中,网点位分银行信贷审批一直是装修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重灾区,但在银行网点的猫腻门面装饰装修采购环节,却鲜能引起关注。行副行长
8月15日,借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一份“以案促改”的采受典型案例中,披露了福建省分行原副行长林传伟的贿万作案细节,曝光了行业集采领域的银行违规暗箱操作。
高价门面出租、网点位分滥用邀请招标方式、装修随意追加预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赵劲松指出,猫腻有章不循、行副行长有规不依是借集林传伟案最大特点。在任职期间,采受林传伟长期为特定关系供应商大开绿灯,也暴露了集采业务的长期失管失控。
驻中行纪检监察组认为,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金融系统非典型案件”。
一个“不起眼”的线索
时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的林传伟被驻中行纪检监察组关注,源于2020年上半年的一份信访举报,举报反映林传伟将自家门面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出租给供应商,而当时该分行的集中采购业务正是由其分管。
这引起了纪检监察组对林传伟利用门面出租进行利益输送的猜测。顺着这一线索,纪检监察组初步核实确认了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还发现林传伟本人及其家属存在收受多名供应商礼品礼金,以及与供应商大量资金往来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林传伟出生于1965年3月,是福建闽侯人,全日制中专学历,在职硕士学位。
从工作履历来看,他从1985年8月参加工作就进入中国银行,除了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到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任职(任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兼财务总监等职)外,多数时间都在福建当地,从该行福州分行会计处科员做起,之后进入福建省分行,并在财务管理部门一路从科长成长为部门总经理。而在担任福建省分行副行长的十余年间,林传伟一直兼任财务总监,分管财务和集采工作,担任省分行集中采购评审委员会主任,鲜有轮岗变动。
纪检监察组利用大数据从林传伟与供应商大量资金来往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林传伟对自己利用职务便利插手干预采购招标、为供应商承揽装修工程提供方便、收受供应商大额贿赂等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给关系户大开绿灯
与金融领域其他利用信贷审批权牟利的案件不同,林传伟主要利用自己分管集采的职权便利,通过滥用招标方式、追加预算等方式,帮助特定关系供应商承揽装修等项目,并借此收受好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因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可以邀请招标。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楼以及营业网点的装饰装修工程并无专有技术和特殊性要求,市场竞争充分、可选择性较大,既不适用单一来源,也不适用邀请招标。但为了确保让特定关系的供应商能够拿到分行的装修项目,林传伟长期、大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
据统计,2012年至2020年期间,福建省分行应予公开招标的20个项目中,只有4个是公开招标,其他都采用单一来源或邀请方式,直接将工程交给了林传伟的关系人。此外,在387个通过集采流程的装修项目中,有90%以上也是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定供应商。
在预算方面,林传伟也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一句“根据林副行长指示,对该项目追加预算”,就可轻松调增项目预算。2012年以来,与林传伟关系密切的两家装修公司先后承接福建省分行74个项目,其中45个涉及预算调增,有的增幅甚至达到47%。
另外,不按规定管理供应商,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2012年共遴选入库了12家装修供应商,其中11家入库超过9年未按制度调整,9家中的6家还曾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或存在法人被行政机构处罚、涉案涉诉等情况,也没有按规定清退。更有甚者,入库的12家供应商中,有7家公司名义上法人代表各不相同,实际上暗地里均由其中一家公司老板控制。
“每次工程招标,表面上有多家公司竞标,但无论哪家中标,均是这家公司安排施工。项目竣工结算后,资金均流向这家公司账户。”赵劲松说,这种行为正是在林传伟的默许与纵容之下产生的。
领导放纵、下属“打配合”
经查,林传伟多次通过上述手段,为他人在供应商入围、办公楼装修、网点改造和家具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达1325万元。
自2011年3月任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财务总监以来,林传伟在省行任职多年,资历深、资格老,时任该分行党委书记对林传伟本人分管的业务以信任代替监督。“在需要‘一把手’签批的程序上,党委书记对林传伟盲目放权甚至是纵容。”赵劲松说。
而其他班子成员也多对林传伟“敬让三分”,不愿监督,甚至在听到行内干部员工对林传伟与供应商打得火热议论纷纷的情况下,既没人对林传伟提提醒、扯扯袖,也没人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
因为轮岗制度空转,岗位长期不轮转、不交流,林传伟把分管领域当成个人“自留地”。而除了对省行的集采业务有绝对话语权,其所在岗位还手握关系二级分支行的两大权力——费用资源分配权和业务绩效考核权。也是因此,一些二级分支行的负责人认为得罪不起林传伟,对其肆意插手干预分支行的装修项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以林传伟的“意思”为主。
更有中行福建省分行集采部门重要岗位的人员甘做林传伟违规操作的“帮手”,被供应商拉拢腐蚀,负责集采招标的经办、主管、部门负责人甚至与林传伟一起参加供应商安排的宴请。有的逢年过节收受供应商的年货节礼,有的长期与供应商有资金往来。
集采领域监管亟需强化
对银行集采业务重视不够、监管缺位也是导致该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总行还是分行,大家更多把注意力放到对信贷审批业务的监督检查上,而忽略了诸如装饰装修集中采购这类服务保障性工作背后隐藏的巨大贪腐风险。”赵劲松说。自2011年以来的十余年间,中行福建省分行从未对本级采购业务开展检查。而近6年来,中国银行总行相关部门也没有对福建省分行采购业务进行专项或现场检查。
去年8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林传伟受贿一案,并当庭宣判,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退缴的1325.4131万元受贿犯罪所得,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林传伟案发生后,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坚持用“案中人”教育“身边人”,集中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中国银行集采中心在全行的集采条线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总行共收到33家分行和7家综合经营公司的反馈,自查问题2726个,已整改2526个,处分84人。福建省分行率先完成专项整治,修订完善采购领域制度11项、延伸制定其他财务管理制度5项。
此外,中国银行内部也在推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通过建立采购供应商负面清单,严格限制不良行为供应商参与中行集中采购业务,制定《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和报告管理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包括集中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大事项的监督等。
“坚持制度管人,落实异常行为常态化治理机制,创新建立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管理、重点关注人员管控等制度机制18项。”福建省分行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焦点)
-
蒋逸雯和詹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蒋逸雯精心布置的房间。蒋逸雯和母亲签订的《成年过渡时期权利法案》。蒋逸雯右一)和外婆中)、表姐左一)在一起。 今年8月,蒋逸雯给男友小胖过生日。2000年出生的蒋逸雯一 ...[详细]
-
受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由涨转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扩大,但利润结构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 ...[详细]
-
□ 4D打印备受关注。4D打印相比3D打印有了时间变形等功能□ 碳纤维的广阔市场也引起广泛讨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取决于将来的市场,包括建筑、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孙小程 记者 仲茜“天 ...[详细]
-
日媒:选举收支报告书里百余张收据有问题,岸田文雄面临辞职风险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周志】日本《文春周刊》近日爆料称,首相岸田文雄的选举收支报告书里有大量问题收据。消息一出,顿时引发日本舆论震荡。岸田内阁此前已有3名大臣因身陷丑闻辞职 ...[详细]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于昨日隆重开幕。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今日在论坛上就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谈了两点看法。第一,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要主动发现 ...[详细]
-
上市公司净利仅3000多万,却花7000多万买“顶级别墅”用来办公?
来源:华夏时报净利3000多万,却花7555万买“上海顶级别墅”......近日,SZ002636)购置房产一事引起监管注意。11月25日,深交所向金安国纪SZ002636,股价8.01元,市值58. ...[详细]
-
过蝈 | 文 六爷,曾是杭州地产圈里一位小有名气的设计师,早在多年前就激流隐退,去桐庐深山开民宿。那时候桐庐乡村还没什么名气,他是第一批先锋。后面伴随资本的涌入又撤退,民宿再也不是香饽饽,这两年叠加疫 ...[详细]
-
目前我国已有超半数的地级市成为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试点城市,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也正在逐步完善。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正 ...[详细]
-
《科创板日报》22日讯,天眼查App显示,11月21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苏宁易购 ...[详细]
-
2只基金清盘,上投摩根基金规模连降3个季度,老将杜猛亏51亿
老牌信托系公募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年内第二只基金清盘了。11月23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告称,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通过了《关于上投摩根优选多因子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终止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从11月24日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