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 中下游民营企业利润有望获得改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公司上游原材料包含铜、大宗铝等金属原料,商品相关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于公司金属原材料采购价格有一定影响,价格解中但大宗商品价格反馈到原材料供应商仍需要一定时间。回落获目前,原材有望公司采购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料成力缓利润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及时采取灵活的本压采购策略来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7月1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下游
飞荣达的民营回复虽然克制,但背后可看出面对原材料成本上涨时面临的企业巨大压力。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荣达”)主要从事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改善导热材料及器件的大宗研发、设计、商品生产和销售,价格解中是回落获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行情数据显示,6月以来铜、铝、橡胶等大宗商品出现了显著回落,6月以来上期所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8.91%, 沪铝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2.57%,沪胶期货主力合约下跌4.42%。此前从美联储2020年3月15日降息至零到今年5月底,沪铜共计上涨了65.74%,沪铝上涨了59.95%,沪胶上涨了26.95%。
公开数据显示,飞荣达在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一季度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年报数据显示,飞荣达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5,800.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9.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88.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7.67%。
一季度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5,345.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9.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03%。
飞荣达解释,业绩下滑的一大主因是受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国际物流供需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铜、铝、塑胶等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公司部分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有所下降。
中下游行业利润有望改善
飞荣达的情况是实体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期待原材料成本下降改善下半年业绩的企业远不止这一家。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逐步由“通胀交易”模式切换为“衰退交易”,商品价格发生阶段性回落,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大宗商品下跌对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有积极影响。
几家大型券商、私募机构也积极发声,称下半年原材料挤压现象有望缓解,中下游行业利润率有望改善和提升。
这与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6月PPI和CPI数据情况正好呼应。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录得6.1%和2.5%;PPI和CPI同比涨幅之间的剪刀差回落至3.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八个月收窄。
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变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一般而言,剪刀差收窄意味着生产成本回落或者消费复苏,企业利润分配将逐渐向中下游企业倾斜。
以金属铜为重要生产原料的电缆行业或是一个例子。行情数据显示,伦铜作为全球经济景气度的风向标,自6月以来一度下跌超过20%。与此同时A股上市的电缆企业股价出现明显回暖,6月以来上涨30.93%,上涨24.50%,上涨11.44%,上涨5.44%。
国元期货首席分析师范芮对21世纪报道记者表示,铜价下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料采购成本降低,如果中下游企业有原料补库需求,现在可能会考虑适量加大采购力度。另外,下半年基建进程预计会有所加快,进而带动相关线缆企业生产进程加快,大型龙头企业应该会有相对积极的采购意愿。
范芮还指出,上半年国内的降息降准也会逐步在企业资金成本中得到落实,在资金成本和原料成本均有下降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业绩回暖值得期待。
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全球衰退预期带崩了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板块,不过周期品的下跌对于中国股市是好事,作为世界工厂,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尤其利好中下游企业的经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留意到,三大油脂豆油、菜油、棕榈油6月以来依次暴跌21.50% 、23.23%、30.88%,A股烘焙板块龙头企业股价也明显有所修复。行情数据显示,在2021年1月-2022年5月的油脂牛市中豆油、菜油、棕榈油依次上涨51.75%、45.28%、77.66%,下游采购成本压力明显增大。
更多利润回流民营企业
企业利润分配逐渐向中下游企业倾斜,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将流入民营企业。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由7.5%跌至3.3%,特别是中下游生产受疫情和需求拖累表现低迷。分所有制类型看,私企和外企生产经营所遭受的冲击更为剧烈。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在采访中表示:“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但是民企多数在中下游。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一个企业的规模无论有多大,它只能处于产业链中一个或几个环节,不可能囊括全部的产业链条。”
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直言,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分化。即:居民和企业部门“缩表”降杠杆,政府部门“扩表”加杠杆。市场对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忧升温。
丁安华指出,从政府、企业和家庭三大部门看,现在是“一头热”(政府),“两头冷”(企业和家庭)。由于私营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90%以上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和国企加杠杆最多只能起到引导和撬动作用,关键仍然在于通过综合施策,为私人部门重新扩张资产负债表提供激励。
(责任编辑:百科)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编者按:9月1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证券”)首发申请将上会,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保荐代表人是王水兵、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富凯财经即使是监管关注和正主澄清,搭上新能源汽车概念东风的股价依旧强势,11月9日,众泰汽车再度涨停,截至收盘,涨9.97%,报收7.39 ...[详细]
-
毛利率大降近10个点,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斯普智能要IPO募资9.17亿,你看好吗?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IPO日报近日,浙江斯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普智能”)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沪市主板上市。本次IPO,公司拟发行股票总量不超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昨天11月8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国产大飞机C919共获签300架订单,创订单量新高。同时,中国商飞公司发布市场预测年报,对未来二十年全球和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中国航展开 ...[详细]
-
东亚银行11月22日耗资约253.69万港元回购30.18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上海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上海将全力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科创板日报》9日讯,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展望未来,上海将全面贯彻二十大提出的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工信部等中央部委支持下,上海将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 ...[详细]
-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9日通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广西农信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梁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 ...[详细]
-
新天绿色能源前10个月累计完成发电量约1125.4万兆瓦时 同比增加6.50%
00956)公布,2022年10月,该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约121.39万兆瓦时,同比增加21.23%。截至2022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发电量约1125.4万兆瓦时,同比增加6.50%。根 ...[详细]
-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天津、浙江、福建分别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商 瑞 柳 文 薛志伟8月30日,天津、浙江、福建分别在当地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细]
-
【文/观察者网 王濛】美国中期选举前夕,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开发表讲话。当被问及是否已经决定要继续留在国会时,她只透露,丈夫遭遇袭击影响了她的想法。美联社报道截图:佩洛西称对丈夫的攻击影响了她的未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