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IPO前“翻车”被指低俗营销 一年花4600万打广告屡登食安抽检黑榜
来源:财经网
距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的翻车“辣条一哥”卫龙,如今却因低俗广告身陷争议。卫龙万打
近日,低俗卫龙辣条外包装因涉嫌“低俗营销”,营销受到消费者投诉,年花所在地区的广告市场监管局也介入调查。
3月30日,屡登卫龙发表道歉声明,食安称“公司非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抽检意见,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黑榜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翻车优化。”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卫龙万打此次包装的低俗“翻车”事件发生在卫龙即将上市之际。据悉,营销成立于1999年的年花卫龙食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已于2021年11月14日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这也意味着卫龙距离IPO上市就差临门一脚。
近几年,卫龙在营销上一直都十分“用力”,这也助推了其销售费用的攀升。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费用从2018年的2.35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3.71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54.47%。但受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卫龙2021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
广告费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卫龙的辣条不光辣嘴,还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辣眼。
近日,卫龙辣条包装被指低俗,引发广大网友讨论。虽然卫龙官方致歉并称不再生产有争议文案包装的产品,那么已经生产的有争议包装产品会如何处理,消费者是否能够退换有争议包装产品?4月5日,长江商报记者联系到卫龙客服,对方表示,“公司内部还在沟通,暂时还不方便回应”。
事实上,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不是卫龙第一次在营销上引起争议了。可以说,在“垃圾食品”舆论中挣扎多年的卫龙,靠着线上营销,成为名副其实的辣条界“杠把子”。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由刘卫平、刘福友两兄弟于1999年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辣味面制品(即辣条)品牌。2004年,刘卫平成立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成立公司的辣条企业。
按2020年的零售额计算,卫龙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7%。去年11月,根据港交所披露,卫龙已于通过上市聆讯,有望冲击“辣条第一股”。
其招股书显示,近几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和净利增速。2018年-2020年,卫龙营收从27.52亿元涨至41.20亿元,增长约49.7%;净利润从4.76亿元涨至8.19亿元,增长约72%。
而其分销及销售费用从2.35亿元涨至3.71亿元,增长约57.9%。其中,推广及广告费用从2680.9万元涨至4665.8万元,增长约74%,高于其营收和净利增速。2021年上半年,卫龙的销售费用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54.47%。
从单年度看,2020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同比增长约51.39%,也分别高于营收、净利增速21.7%、24.47%。
也许是受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原材料涨价等影响,2021年上半年,卫龙实现收入23.03亿元,同比增长22.06%;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滑2.5%;净利率也由上年同期的19.4%降至15.5%。
反观2018年-2021年上半年,卫龙产品研发费用分别为1760万元、1590万元、2420万元、101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0.64%、0.47%、0.59%、0.44%,均不足1%。
“卫龙大幅增加营销费用,主要是希望能够在上市前借助营销力量提高业绩,以期上市发行价和股价能够达到资本市场的预期。”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卫龙需做到内外兼修,广告要做,但企业文化、产品品质、场景创新,以及在服务体系、客户粘性也要加强,否则可能成为昙花一现。
面临红海竞争,食安问题屡出
无可否认,卫龙是凭借千千万万线下零碎的经销商将其推上龙头之位。不过,时过境迁,当年的“小卖部霸主”如今面临产品单一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卫东的营收主要来自三大类: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但卫龙主要营收依赖于调味面制品,也就是辣条。
尽管卫龙一直以来在着力丰富产品线,然而从数据上看,2021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为公司带来的营收超过14亿元,占比达60%以上,蔬菜制品占比为34.4%,两者累计占比超过95%。
此外,由于食品加工行业的门槛并不高,这个市场已经有很多竞争者入局。目前,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为首的休闲零食上市公司,都开辟了自己的辣条业务,并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与卫龙进行正面竞争。
另一方面,虽然营销帮助卫龙打了多场漂亮的战役,但产品终究是品牌的立根之本,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卫龙曾卷入多起食品安全风波。据公开资料,卫龙食品曾被浙江、贵阳、山西、湖北等省份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查出,在其产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
卫龙食品曾表示,其产品是按照生产地河南省的标准生产的,产品完全合格。
直到2019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辣条使用添加剂标准的纷争才尘埃落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卫龙有关的投诉达339起,消费者反馈的投诉涉及产品中发现异物(小石子、塑料、头发指甲盖、棉棒等)、食品发霉、包装漏油、空包、过期等问题。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称:“若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出身街头小吃的卫龙,始终难以摆脱外界对其健康的质疑,人们提起辣条,对其的第一印象还是“垃圾食品”。在卫龙辣条的调料表中可以看到,产品包含食用香精、纽甜、三氯蔗糖等多种调料添加剂。
业内人表示,在食品行业“0脂0卡0糖0添加”盛行的当下,“重油、重盐、重口味”的卫龙显得格格不入。未来对卫龙而言,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创新产品,仍是一大挑战。
(责任编辑:娱乐)
-
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322.5万股比亚迪H股 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消息称苹果将在iPhone和Mac上使用台积电的下一代3纳米芯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4日上午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将在明年成为首家使用台积电最新芯片的公司。这家科技巨头还计划,在部分iPhone和Mac电脑中使用这种最新的芯片。据三位熟悉此事的人士 ...[详细]
-
创纪录的大动作!中金公司抛270亿募资计划,资金将用于这些方面!AH股盘中大跌超8%,中央汇金已出手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编辑 杜宇9月14日,SH601995)开盘接近跌停,截至发稿,中金公司报39.49元/股,跌幅8.06%,最新市值1909亿元。港股中金公 ...[详细]
-
美股大跌1300点!2年最大单日跌幅,欧股、黄金、石油同步下跌
想不到美股如此的脆弱。昨天美国公布了最新的CPI数据,仅仅稍微不及预期,美股就出现了大跌,同时也引发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最后,不但道琼斯指数跌了将近1300点,欧洲也由涨转跌,黄金也因此同时出现 ...[详细]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新京报讯 11月23日,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 ...[详细]
-
@长三角铁路 14日消息,为应对强台风“梅花”来袭,最大限度减少台风对旅客运输组织带来的影响,长三角铁路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对受台风影响的线路扩大列车停运范围,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截至14日14时,铁 ...[详细]
-
巨丰投顾政策解读 | 市场对于美联储更激进鹰派加息预期急剧加强
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9月13日,美国8月CPI数据出炉。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8月整体CPI环比上涨0.1%经季调),较7月环比涨幅提升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8.3%未季调),低于 ...[详细]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光技术又打开一扇新的应用大门。12日晚,激光显示龙头公告,将成为汽车的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此前,激光雷达、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技术已在新能源汽车多个环节应用,激光行业渗透率正不断提 ...[详细]
-
来源:中国基金报近日,湖南盛大金禧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金禧”)被质疑“爆雷”。11月22日上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有关部门现已成立专项小组,目前案件仍在调 ...[详细]
-
近七成猪企销售收入猛增!谁吃到“肥肉”?机构:年内二师兄“不掉价”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猪企8月销售简报陆续披露,销售均价在20元/公斤以上,各猪企环比略有下降;销量和销售收入方面环比有所上升。5家头部猪企拉开差距目前,17家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