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只基金下半年以来派利390亿元
文 朱妍
Choice数据显示,千余今年下半年以来,只基截至10月14日,金下已有1103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累计分红390.44亿元。半年其中,派利债券型基金分红较多,亿元部分绩优权益类基金也在积极分红。千余
具体来看,只基在上述1103只基金中,金下共有30余只基金分红超2亿元。半年从基金类别来看,派利债券型基金无疑是亿元下半年以来分红的“主力军”。其中,千余有953只债基共计分红了324.12亿元,只基占总分红金额的金下83%。
实际上,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分红力度一直较大,目前分红总额已超过1073亿元,累计分红3443次。
凯石财富认为,债券型基金分红规模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近期债券市场受到资金青睐,控规模有利于保障既有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有分红需求;其二,近年来债券型基金规模和业绩双升,也促使债基分红放量。
下半年以来,权益类产品分红超过66亿元(不含QDII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也出现在名单中。比如邬传雁管理的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混合下半年以来已分红近6亿元,冯明远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分红逾5亿元,洪流管理的嘉实瑞虹三年定期混合分红超4亿元。
从分红次数来看,一些权益类产品下半年来已多次分红。其中,长信先锐混合分红次数较多,已达4次;广发成长优选混合达3次,嘉实瑞虹三年定期混合、广发安宏回报混合等产品也分红2次。
近期,权益类基金的分红脚步也未停歇。9月,分红的权益类基金产品数量环比8月出现增长,数量达69只。10月,景顺长城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等产品也纷纷加入分红队列。
基金盈利是分红的前提,尽管今年以来基金总体操作不易,但部分绩优权益类基金基于过往业绩表现,近期也启动了分红。比如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过10%的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增,以及获得正收益的广发成长优选混合、民生加银量化中国混合等。
“基金进行利润分配,既有利于控制规模或进行仓位再平衡,也有利于改善基金持有人的持有体验。”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分红并不意味着基金看淡后市。兴业基金认为,市场整体估值偏低,A股市场未来逐步向好的确定性正不断提升。
此外,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基金分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简单将分红规模当作基金的筛选标准并不可取。凯石财富表示,一些机构定制的债基,分红行为实际上是根据合同规定进行的;而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考虑到策略容量等原因,也可能通过分红来控制规模。归根到底,投资者还应结合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偏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责任编辑:知识)
-
新华社快讯: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1日报收于6034.31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0.79点,跌幅为1.48%。 ...[详细]
-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 ...[详细]
-
大家是否听过画幅这个词,相信喜欢摄影的人一定了解画幅。画幅其实主要指的是传感器的尺寸,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手机、大部分无人机的传感器画幅普遍不足1英寸,运动摄像机也是如此。而相机则涵盖了1英寸、M4/3 ...[详细]
-
4月2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第2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据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力介绍,吉林省对全省22家方舱医院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督促加强检测机构的阳性结果审 ...[详细]
-
欧洲央行管委会委员Klaas Knot表示,欧洲央行应继续迅速加息,因欧元区的通胀率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仍将保持高位。“通胀问题扩大和深化导致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Knot在哥本哈根表示。“利率迅速 ...[详细]
-
4月1日,600056.SH)收于跌停价32.72元/股,相较于前一天刚刚刷出的历史新高44.26元/股,区间跌幅已经高达26.07%。尽管如此,中国医药却依然获得了知名游资方新侠的重仓压注,当日公布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发表讲话,强调美国政府对发展社区贷款机构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努力。哈里斯表示,通过两党基础设施法,美国政府已投资1100亿美元建设并维护国内道路和桥梁,以帮助小型企 ...[详细]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1日电 俄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处负责人德米特里•斯特鲁戈韦茨4月1日表示,该集团总裁罗戈津将于4月2日宣布公司关于未来在国际空间站方面合作的立场。此前该集团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详细]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1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 ...[详细]
-
社科院专家:应承认照护老人是社会劳动,给家庭照护承担者发工资
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的“老年人五项原则”的第三项是照护,世卫组织据此在2000年提出了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国2022年年初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 ...[详细]